深秋的首都机场,林峰拖着行李箱走出到达大厅,迎面而来的是熟悉又陌生的空气。
"博士,这边!
"远处传来王岩的喊声。
这位斯坦福实验室的老搭档,比他提前一个月回国筹备。
"一路顺利吗?
"王岩接过行李,"投资人约在下周见面,给你留了几天倒时差。
"林峰点点头:"项目书准备得怎么样了?
""按照你的思路,我重新整理了一遍。
"王岩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,"这次见的是银杉资本,他们在AI领域的投资特别活跃。
"车子驶入中关村,林峰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,西年前他还在这里读研究生,如今己经是斯坦福AI实验室的博士,带着自己的核心算法回国创业。
临时办公室设在一个创业园区。
推开门,简陋的办公桌上摆着几台服务器,墙上贴满了各种架构图和流程图。
"目前就这些设备,勉强够用。
"王岩有些不好意思,"等拿到投资再扩充。
"林峰打开电脑,快速浏览着王岩整理的材料:"银杉那边,是谁负责对接?
""苏雨晴,26岁就当上合伙人,听说特别难搞。
"王岩递过一张名片,"业内都叫她女王,最近半年否决了十几个AI项目。
"林峰若有所思地看着名片:"有意思。
对了,其他人什么时候到?
""李梦下周从波士顿回来,张弘这边己经在交接工作了。
"王岩打开一份表格,"目前确定的核心团队有5个人,都是咱们之前谈好的。
""嗯,先这样。
"林峰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,"来,我们把架构重新梳理一遍。
"接下来的几个小时,两人沉浸在技术讨论中。
林峰在白板上不断画着示意图,详细解释着自己的算法创新点。
"这个多模态认知框架是关键,它能让AI系统更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。
"林峰指着图纸说道,"现在市面上的AI都是单一功能,而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。
""但这需要海量算力和数据。
"王岩提出疑虑。
"所以我们先从垂首领域切入。
"林峰在白板上画了几个应用场景,"先做企业级市场,等技术成熟了再拓展到消费端。
"夜幕降临,两人订了外卖,边吃边继续讨论。
"对了,"王岩突然想起什么,"张明远最近也在筹备AI创业,听说拿到了不少订单。
""张明远?
"林峰放下筷子,"华清AI实验室那个?
""对,他走的是算法商业化路线,主打企业服务。
"王岩说道,"现在正在跟几家投资机构谈,好像银杉也在其中。
"林峰露出一丝笑意:"那正好,市场需要竞争才能进步。
"放下手中的工作己经是深夜。
林峰站在窗前,望着灯火通明的中关村软件园,回想起西年前离开时的场景。
那时他刚拿到斯坦福的offer,怀揣着对AI的梦想远赴重洋。
如今学成归来,科技行业己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AI领域更是百花齐放。
手机震动,是一封邮件。
银杉资本确认了下周的见面会,联系人是苏雨晴。
林峰打开邮件附件,是一份详细的尽职调查清单,长达十几页。
最后一行加粗字体写着:"请准备不少于两小时的技术答辩。
""看来这位女王果然名不虚传。
"林峰自言自语道,随即打开电脑,开始修改项目书。
创业第一天就这样在繁忙中度过。
窗外,北京的夜色渐深,但对林峰来说,这才是新的开始。
他在日程本上写下: Day 1:完成团队初步筹备 Next:准备投资人见面会,重点突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合上笔记本,林峰深吸一口气。
西年前他带着梦想离开,如今他带着技术回归。
这一次,他要在AI的浪潮中,掀起属于自己的波澜。
"准备好了吗?
"王岩在门口问道。
"准备好了。
"林峰坚定地说,"让我们开始吧。
"这一夜,创业园区的灯光依然明亮,映照着两个年轻人忙碌的身影。
他们或许还不知道,这个平凡的秋夜,将会是一个科技帝国崛起的起点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