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雨打青瓷雨水顺着林家老宅的飞檐滴落,在青石板上敲出十五下清脆的声响。
林晚数着雨滴,把母亲留下的青瓷胸针往衣领里藏了藏。
铁艺大门在身后合拢时,那声金属碰撞的轻响让她浑身一颤,仿佛有根细针刺进心脏。
"小姐,小心台阶。
"管家老陈的伞倾向她这边,自己半边肩膀己经淋透。
林晚盯着鞋尖前的水洼,水面倒映出灰蒙蒙的天空。
她忽然想起母亲火化那天也是这样的阴雨,殡仪馆外停着这辆现在送她来林家的黑色轿车。
父亲林佑生坐在副驾,全程只说过三句话:"节哀""上车"和"以后这里是你家"。
那语气就像在谈论明天的天气,平淡得让人窒息。
"你父亲临时有会议。
"老陈推开雕花木门时解释道。
玄关处摆着双崭新的粉色拖鞋,标签还没拆。
林晚弯腰去拿,却发现鞋码比自己的大了整整两码,像是随手买的备用款。
二楼突然传来关门声。
她抬头看见个穿黑色高领毛衣的少年站在楼梯转角,修长手指搭在深褐色的扶手上,腕骨凸起的弧度像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。
他的睫毛在苍白的脸上投下扇形阴影,金丝眼镜折射着冷光,让他看起来更像个精致的人偶。
"沉舟少爷,这是...""知道。
"少年打断老陈,目光扫过林晚发梢滴落的水珠,"客房收拾好了?
"他的声音像浸在冰水里的刀刃,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。
林晚看着他转身时毛衣下摆划出的冷硬弧线,突然意识到母亲常说的"到了新家要乖"究竟意味着什么。
这里没有温暖的怀抱,只有冰冷的规矩和陌生的眼神。
当老陈带她走向客房时,林晚偷偷回头。
陆沉舟站在二楼栏杆旁,正低头翻看手中的书。
他翻页的动作很轻,却让林晚想起医院里护士揭开纱布的场景——小心翼翼,却又带着某种理所当然的疏离。
第二章 隔墙花影林晚的行李箱轮子卡在了走廊地毯接缝处。
她咬着嘴唇使劲一拽,拉杆突然脱手砸在墙上,发出"咚"的闷响。
这声响在寂静的老宅里格外刺耳,像个不速之客打破了原有的平衡。
隔壁房门应声而开。
陆沉舟握着门把的手背青筋微显,镜片后的眼睛像结冰的湖面:"十点后保持安静是基本教养。
"他的语气平淡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"对不起,我..."林晚的声音卡在喉咙里。
她看见对方书桌上摊开的奥数竞赛题,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像某种神秘符咒。
那些复杂的符号和算式让她想起母亲化疗时的病历单,同样充满了她看不懂的密码。
少年顺着她的视线回头,突然皱眉:"你哭什么?
"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,仿佛她的眼泪是件麻烦的东西。
林晚这才发现自己在流泪。
她慌忙抹脸,指甲不小心刮到青瓷胸针,母亲临终前别在她衣领上的小物件"啪"地掉在地上。
陆沉舟弯腰的速度比她想得快。
当他捏着胸针首起身时,林晚看见他指腹被瓷片划了道细痕,鲜红的血珠渗出来,滴在地毯上,像朵小小的红梅。
"明代民窑。
"少年突然说,"釉色发青,开片自然。
"他把胸针放回林晚颤抖的掌心,"别弄丢了。
"说完转身回房,关门声很轻,却重重地砸在林晚心上。
房门关上后,林晚蹲下来抱住膝盖。
她听见隔壁椅子拖动的声音,然后是钢笔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响。
那些细微的声响像黑暗中的萤火,让她想起母亲病床上永远亮着的小夜灯。
原来在这个冰冷的家里,还有这样温暖的声音,尽管发出声音的人对她如此冷漠。
第三章 错位晨光林晚在清晨六点惊醒。
窗外雨己经停了,但屋檐积水仍在滴答。
她摸到床头的青瓷胸针,冰凉的触感让人安心。
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,在胸针表面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,仿佛母亲温柔的目光。
厨房飘来米香时,她正对着衣柜发呆——里面挂满当季新款,吊牌价足够支付母亲半年的靶向药费。
那些昂贵的衣服像无声的嘲笑,提醒着她与这个家的格格不入。
下楼时她数着台阶,在最后一级踩空,被路过的陆沉舟单手扶住手肘。
"看路。
"少年松开她时,林晚闻到他袖口淡淡的松木香。
那香气让她想起老家后山的松树林,想起和母亲一起捡松果的时光。
那时的日子虽然清贫,却充满温暖。
早餐桌上摆着三份餐具。
林佑生边看报表边喝咖啡,陆沉舟面前摊着英文原版《时间简史》,林晚盯着自己粥碗里浮动的枸杞。
那些红色的果实像散落的星星,却无法照亮她心里的阴霾。
"转学手续办好了。
"林佑生突然开口,"沉舟在实验中学,你跟着他。
"他的语气就像在安排工作,没有丝毫温度。
银勺撞在瓷碗上的脆响让林晚抬头。
陆沉舟正用纸巾慢条斯理地擦手指,镜片反光遮住了眼神。
"我不..."她刚想开口拒绝,却被少年打断。
"校服在玄关。
"他站起身,书包带扫过林晚的发梢,"七点二十发车。
"说完便转身离开,背影在晨光中逐渐模糊。
林晚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,发现陆沉舟没碰那碟母亲最拿手的桂花糖藕,而自己碗里的枸杞被悄悄挑净了。
这个发现让她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,就像冬日里突然照进一缕阳光,虽然微弱,却足够温暖。
最新评论